服务指南
面向个人
面向企业
行政服务指南
 
 
全县卫生工作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5/05/18   点击: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卫生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县的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10 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5个(分别是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乡镇卫生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所,村卫生所 430 个,个体诊所 54 家,民营2家。现有各级各类人员 1557 人,其中县直740 人,乡镇 817 人。 其学历情况是本科 56 人,专科 456 人,中专811 人。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003人,其中副高级22 人,中级186人,初级795 人。

  取得的成就

  一、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102年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强人事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及《县直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试行)》等一系列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不断推进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03年县医院、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原卫生防疫站)因势利导,结合实际制定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按县政府机构改革政策实行了“提前离岗和提前退休”的人员分流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五定”,即定编、定岗、定员、定任务、定质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全员聘任制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妇幼保健院率先实行了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制和末位淘汰制。各医疗卫生单位、包括大部分乡镇(中心)卫生院在分配制度上完全打破档案工资制,实行60%保底、40%浮动或绩效工资制,从而充分调动和激励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使服务内涵不断丰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203年非典以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04年我们稳步启动并完成了县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工作,逐步理顺了两个机构的关系,积极探索适宜的运行模式,更好的履行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职能。现阶段公共卫生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重点和薄弱环节在农村、在乡镇。因此,05年我们就把目标锁定在乡镇卫生院防保中心建设上,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必须设立防保中心,并对防保人员进行公开招聘。卫生局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解决防保人员的待遇问题,落实了双轨制的工资发放制度,使防保人员队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几年来,我县没有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

  启动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划分和登记工作,对全县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同工商、税务等部门配合,按不同的政策规定实行了分类管理。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

  103年以来我们按照“边调整边改革,边改革边调整”的原则,继续合理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在实行“一乡一院”的基础上,按区位因素和上级指导性意见(包括服务半径、人口及发展前景),将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分为三层,实现了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目前三所中心卫生院基本上进入良性运转,11所普通卫生院近一半已出现新的工作局面。最大限度的实现卫生资源的总量控制、存量盘活、增量优化、质量提高。

  2、实行乡镇卫生院长聘任制和全员合同聘用制。建立以岗位定人、以岗位定酬,按技术和业绩定酬的分配机制。

  3、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针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卫生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实施意见》,并自04年起,各乡镇卫生院总帐由卫生局统一代管,乡镇卫生院不设主管会计,重大财务收支上划一[FS:PAGE]级监管,并制定了具体操作细则,既从根本上保证了卫生院财务管理发挥重要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和减少了因监管不到位发生的违法、违纪现象。

  403年以来,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按照社区卫生服务设置标准,我们在娄村乡、宋各庄乡、赵各庄镇、龙门乡、义安镇、胡家庄乡、王村乡、九龙镇8个乡镇启动并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真正发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六位一体”功能。进一步完善了县城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涵建设。

  5、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我们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债和援建项目,近三十年来国家、省、市用于我县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000余万元,截止到08年底全县十五所乡镇卫生院已基本改造完毕。

  村级医疗卫生机构:

  非典后,在保证村卫生所在农村占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一村一所”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管理条例》和河北省《农村卫生所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全县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整顿规范管理,将全县农村卫生所按功能和管理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政府举办的承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的村卫生所(室);另一类是非政府举办的只承担基本医疗工作的卫生所。

  二、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1、卫生资源总量有了较大提高,医疗卫生技术上了新水平。加强卫生行业内涵建设,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管理措施逐步到位,环节质量得到重视,医疗纠纷大幅度下降。大力实施科技兴医战略,我县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已有较高水平。几年来,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职称结构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大本以上学历已由5年前的15人上升到56人,中职以上人员由原来的86人达到现在的208人。每千人口医师数1.7人,每千人口床位数1.2张。急诊急救水平明显提高,县医院120急救及妇幼产科急救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全县有11辆救护车在中心卫生院以上的医院发挥着急救作用,全县添置10万以上大型医疗设备20余台,10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达到了5台。在外科、妇产科、新生儿、急诊急救等专业上已接近先进地市,能开展颅底肿瘤切除、膝关节置换、横切口剖腹产、阴式子宫切除等高新技术,对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病管理及治疗更趋规范化。全县住院病人治愈率达90.5%,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9.6%

  2、防保工作稳步推进。03年面对突发的“非典”疫情,卫生系统充分发挥了特别能战斗的作用,有效阻止了“非典”疫情在我县的漫延。基层防保队伍稳定,三级网络健全,乡级以上全部实行了疫情的网络直报。举行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进行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发病率控制在87/10万以下。计划免疫工作继续对适龄儿童进行“五苗”接种,接种率达到了98%以上。  三、公共卫生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1、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日渐深入。重点对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治等进行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爱到省、市表彰奖励,自04卫生监督所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国家投入50余万元,配备了卫生监督执法车辆、取证工具、快检设备,加强信息建设,全面提升了综合执法的能力。全县公共卫生监督覆盖率从以前的85 %上升到100%;公共卫生从业单位持卫生许可证率达到100%,从业人员持健康证率达100%,分别提高了8%7%;食品抽检合格率从67%上升到95%,饮用水抽检合格率从78%上升到93%。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对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从业人员的法律意[FS:PAGE]识明显增强,食物中毒、职业危害事故明显减少,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每年对景区卫生进行全面检查,为我县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2、妇幼保健工作有新进展。按照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规划》要求,以救助高危贫困孕产妇为重点,以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为目标,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孕产妇、婴幼儿两个系统管理工作明显加强,管理水平及两个管理率在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38.5/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5‰,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零。

   3、爱国卫生工作广泛开展。在全县开展了“整治环境、清洁家园”和治理“五乱”活动,全县城乡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推动,整体行动的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

  4、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农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形成率明显提高,全县人均寿命达到73岁。

  四、新农合工作运行健康,成效明显

  07年在全县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我县的农民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医疗保障制度。




 
   

主办单位:365bet手机版中文

冀ICP备06012577号-1 建议分辨率:1024*768像素